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文丨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

1967年,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成立“零點計劃(Project Zero)”,對思維方式進行研究。其中一個明星項目,就是“可視化思維( Visible thinking)”——它能讓隱蔽的思考過程通過圖像展現出來,是一種公認的高效學習方法和思考策略。

而思維導圖(Thinking Map),是掌握可視化思維的最佳途徑之一。大到美國波音公司設計飛機,小到歐美中小學生課堂學習,都在提倡這種工具的運用。

它無論對于孩子的學科學習,還是邏輯思維及創(chuàng)意思維,抑或自我管理能力等,都可以融入進去并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強大的匯總工具,以至于世界上出現這樣一種新的職業(yè):大型會議視覺記錄師。例如,某公司開一天的會議,會邀請視覺記錄師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在數米長的白紙上記錄會議的內容。

他不僅能夠呈現文字的內容,而且把演講者闡述信息時的邏輯整理出來,這是思維導圖最大的魅力。它不僅可以呈現思考的內容,更加可以呈現思考的路面圖、思考的方式,是動態(tài)的感覺。這種呈現的表達和方式,稱為可視化思考。

今天,學院君就和大家展示一群小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分析、研究生活中的現象,甚至利用思維導圖設計發(fā)明出屬于自己的“原型機”。

利用氣泡圖

分析生物的多樣性

1、張同學:大小白鷺的區(qū)別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張同學用雙重氣泡圖來表示兩種同類的動物的不同異同點,比較的是大白鷺和小白鷺這兩種動物。從動物學的知識開始,分析到它們都是鵜形目鷺科,然后從外觀上觀察到它們的毛都是白色的,嘴也是一樣長的,并且都是屬于濕地動物,可以看出資料查找得是比較詳細。

2、黃同學:比較分析大作戰(zhàn)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黃同學用課程中學到的雙重氣泡圖來完成作品。青蛙和蛤蟆有哪些異同點呢?黃同學從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屬科、食物和皮膚這些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篩選整合信息,在分析之后,得到了關于它們的異同點,條理清晰。

有突出亮點是,黃同學在作品里巧妙的運用了好幾種顏色進行美化,還有加上了可愛的圖案使得整個作品的畫面是比較清新舒服的,很吸引人。

3、田同學:Alligator VS Crocodile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田同學探究的是兩種鱷魚,一種是短吻鱷,另一種是鱷魚。然后用的是我們課程中學到的雙重氣泡圖來完成作品的。

它們有哪些異同點呢?為了這個解決這個問題,田同學從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口鼻部、體型、顏色、牙齒等多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篩選整合信息,在分析之后,得到了關于它們的異同點,解決了問題!圖中附上了這兩種鱷魚的剪圖,讓讀者對自己的探究對象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呢!

4、周同學:北極熊、熊貓和棕熊觀察分析報告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周同學上交的兩個作品,有用到我們課程中學到的維恩圖和雙重氣泡圖,很好的理解了課程中我們學到的知識,即雙重氣泡圖是適合對比兩種事物的,而維恩圖是適合對比三種事物的。

周同學的維恩圖里有依據北極熊、棕熊和熊貓的棲息地、分布地區(qū)、尺寸和食物等進行了探究,從多角度進行思考,然后得到了關于它們的異同點。在探究過程中總結出了:由于北極熊和棕熊所在地區(qū)不同,所以膚色也不同。經過深入思考,得到了關于表象之后的原因,思維的深度也得到了延伸。

5、張同學:虎鯊vs大白鯊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運用雙重氣泡圖來來探究兩種動物――虎鯊和大白鯊。作品的設計上面,布局非常好,圖文搭配得很棒!張同學在作品里使用多種色彩為作品增色,也巧妙的使用與之相關的圖案進行美化作品。

其次是邏輯很清晰。在對比兩種動物時,進行了多方面考慮,從它們的生長繁殖、食物、外觀這三大方面進行了探究,然后又總結出了它們的共同點,將這兩種動物的特點都很好的概括出來了。

利用思維導圖

做出屬于自己的“原型機”

6、解同學:我心目中的筆盒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解同學設計了一個航天飛船模樣的筆盒,頭部是飛機頭,可以打開,裝進各種筆。橡皮檫放在飛機頭里。飛船的中間外面有一個軟的金屬尺子,圍著飛船一圈。

下面是個電子屏幕,上面可以像手表一樣顯示時間日期,更重要的是按一下按鈕就可以看課程表,或者課堂作業(yè),老師可以把課堂作業(yè)發(fā)在這里。這里還可以上視頻課程,可以查秒表計時,也可以和同學朋友發(fā)信息。

7、簡同學:我的鉛筆盒設計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簡同學設計的鉛筆盒整體是鐵做的,玻璃鏡和削筆刀是用玻璃做的,密碼鎖是用塑料做的。

這個鉛筆盒有一個防偷的報警器。還有北斗定位,如果找不到橡皮,可以利用定位找到它。這個鉛筆盒還很堅固,不易摔壞,裝有北斗導航,不管想去哪里,北斗導航都可以找到。

它還有一些特殊功能,它有一個按鈕,點擊后投影出今天你的作業(yè),還有語音功能,告訴你作業(yè)是什么啊,現在幾點了?

8、朱同學:生活觀察家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朱同學設計的多功能文具盒的詳細思路和要點通過頭腦圖的形式展示出來,體現了她的設計思路和過程,展現了創(chuàng)新思維,并借此設計一個全新的具有多功能的文具盒。

朱同學對文具盒的材質、功能和外形有明確的設計,環(huán)保意識很強,讓新型的多功能文具盒更好地幫助學習生活。同時,她動手能力也很不錯,把多功能文具盒的設計圖完整地繪制出來,從多個角度剖析文具盒的結構,與思維導圖相互配合,讓作品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形象。

9、戴同學:夢想中的筆盒——戴羽綸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戴同學考慮到了筆盒的適用功能,設計了一款具有防水、防火、抗摔等功能的筆盒,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生活的基礎上對筆盒進行了一大創(chuàng)新。而且他的動手能力也很強,把設計出的筆盒的大致樣式展示出來,更清晰地展示了思考歷程和思考結果。

他滿腦子都是GOOD IDEAS ,把創(chuàng)意思維很好地運用在了挑戰(zhàn)中,他通過圓圈圖,對理想中的筆盒進行發(fā)散聯想,記錄所聯想到的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事物。戴同學的觀察分析能力很不錯,同時思維很發(fā)散,錄音機、照相機以及GPS等生活中常見的電器為你的設計產品服務,給予他設計筆盒的靈感啟發(fā)。

10、房同學:我的筆盒我做主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首先,房同學整理了普通筆盒的缺點,然后使用思維導圖呈現了設計的筆盒,最后還成功的制作出了自己的筆盒,整體內容豐富,完整度高,設計的也非常棒。

她設計的筆盒功能強大,且細節(jié)也完善的特別好。比如說“圓形邊角”,防止邊角磨損。除此之外,筆盒可以變?yōu)槿我庑螤?,且可以防止筆灑出。整個考慮的非常全面,并且針對普通筆盒的缺點一一進行改正。

利用思維導圖

對科技產品進行調研

11、張同學:空中客車—飛機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張同學選擇了空中客車――飛機進行研究,之后用樹形圖、括號圖和流程圖的形式將你的研究結果展示了出來。采用了課程上的學習到的4D理論。

首先你用樹形圖將飛機進行了定義,分為了民用和軍用兩大方面,然后是列舉了幾個分類。然后,又談到了飛機的發(fā)展史,最后分析了飛機的好處與壞處,都是結合了我們的生活實際得出的,抓住了主要點,觀察全面。

12、張同學:小小研究專家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張同學從目的,技術以及利用的學科知識來分析,他把里程碑大事件都列出來了,可把蘋果手機作為特別例子1993年的首部手機誕生,2007年的appstore再到蘋果智能手機的各種應用,這些都是它的發(fā)展歷程。

再來是它的影響,有利也有弊,促進人的交流,是一種很不錯的智能交流工具,現在很多通過手機的支付方式也是一大進步,能夠搜索,自娛自樂;那么也有壞處,太依賴手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溝通,不利于交際。

13、劉同學:智能手機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劉同學按照4D模式,先是把定義了解之后,明白這是什么事物,智能手機的定義像個人電腦一樣,有獨立運行的空間,可以有各種app。定義寫了目的,技術,學科應用,從三個方面剖析它如何產生,細致中還帶有條理性,讓人看了一目了然,能大概把智能手機的情況羅列出來。

之后是把里程碑大事件都列出來,寫了滿滿的一張紙哦,大概發(fā)展了21年,從1993年第一部智能手機的誕生,1998年塞班成立,再到2007-2016年關于蘋果手機開啟的新時代,這些事件能夠給大家很好地了解智能手機的歷程。

14、王同學:小小研究專家?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王同學選擇了對共享單車進行研究,在定義方面主要是從共享單車的概念、操作步驟和與普通自行車的區(qū)別入手,多方位展現了共享自行車的特點。

再接著,用時間線的方式展現了共享單車發(fā)展狀態(tài),從萌芽期到洗牌階段,發(fā)現社會對于共享自行車的看法和管理是不斷進步的,互聯網跟共享自行車是有緊密結合起來的。

近年來,思維導圖在國內越來越火,但有些家長漸漸地就把“思維導圖”神化了,沉浸于某種儀式感中,孩子練習思維導圖時,規(guī)定一定用哪種顏色的筆,畫哪種類型的線條。

其實,這樣是舍本逐末——這是畫畫,不是應用思維導圖。就像前面說到的,思維導圖只是一種“工具”,我們應該琢磨如何用思維導圖解決現實問題,而不是去糾結思維導圖的種類和規(guī)范。

上面這群孩子,都是少年商學院的學員,他們做到了“去思維導圖化”,他們真正把思維導圖變成了自己的一種思維習慣,應用到了寫作中去。而通過不斷練習,孩子還能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自己整個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特別推薦 |?給孩子與眾不同的成長檔案,少年商學院推出2019年寒假國際化的素質實踐課程《青少年思維導圖基礎版:畫出你的想法》,帶領孩子們了解思維導圖背后的邏輯與思考方式,手把手教授繪圖技巧和基礎應用,讓孩子輕松玩轉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名額有限,點擊下方圖片即可報名!

一張超簡單的思維導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發(fā)表評論